紧张和对立可能会进一步影响人民的异议和党的执政基础。如果任其发展, 势必会败坏社会风气, 最终可能会有一定的延迟, 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。 “懒散懒浮”现象影响深远, 危害极大。各省区相继出台相关措施进行整改, 但往往无能为力摸着根, 收效甚微。
       笔者认为, “邋遢、懒惰”现象的根源, 其实是政府机关单位的“铁饭碗”和“大锅饭”属性,

即:多做少做, 做好坏事, 做或不做。不影响年终的月薪和奖金。这无异于为那些懒惰、不愿上进的人提供了天然的温床。即使是有追求的人, 也很容易在这种环境中受到影响, 失去斗志。关于如何整顿“懒、懒、浮、拖”的现象, 网上已经有太多的经验了。
       作者只谈了我自己的一些想法。今年1月22日, 十九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。会议指出,

推进各类监管融合融合, 不断提升监管治理效能, 要深化日常监管, 推动监管下沉。
       在问题出现之前实施和监督。督促应作为整治“邋遢、偷懒”现象的重要手段。笔者认为, 要在基层增加更多纪检监察人员, 将作风充分纳入日常监察范围,

形成普通人员与纪检监察人员双向监督。避免“灯光下的黑暗”。另一方面, “犯错”的成本也要提高。批评和点评对于一些“老油条”来说只是“毛毛雨”, 只有“省钱”才会让他们“痛”。将“懒惰、呆滞”现象的出现与工资和奖金挂钩, 或许能让这些人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
